汉中市创建工作指挥部
关于印发王建军方红卫陈晓勇同志关于城市综合创建工作重要批示
及讲话的通知
各县(区)委、县(区)人民政府,兴汉新区、滨江新区管委会,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中省驻汉有关单位:
5月22日,市委、市政府专题召开2019年城市综合创建工作推进会,全面总结中心城区2018年综合创建工作,安排部署2019年工作任务。
市委书记王建军,市委副书记、市长方红卫对城市综合创建工作非常关心、高度重视,分别对做好今年的城市综合创建工作做出重要批示,不仅对2018年城市综合创建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而且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望,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落实。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晓勇出席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讲话阐述强调了做好城市综合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深刻分析了创建工作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明确了2019年度城市综合创建工作的主攻方向和战略重点,对于我们全面做好下一步城市综合创建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现将市委书记王建军,市委副书记、市长方红卫的重要批示和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晓勇的讲话印发你们,请认真学习领会、抓好工作落实。
汉中市创建工作指挥部
2019年5月23日
市委书记王建军关于城市综合创建工作的批示
开展城市综合创建,是增强城市竞争力、助推汉中追赶超越的的重要抓手,也是保障改善民生、满足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需要。去年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五城联创”目标任务,上下联动、密切配合,扎实开展多层次、立体化、全方位创建活动,汉中美誉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广大市民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形成了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提升的良好局面。创建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全市上下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为民创建、全民创建、共建共享,广泛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着力美化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素质,推动城市综合创建工作向更高质量、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真正把汉中创建成为生态之城、靓丽之城、品味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为新时代汉中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助力添彩,以创建工作的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市委副书记、市长方红卫关于城市综合创建工作的批示
近年来,城市创建工作为“三市”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长期奋战在城市创建工作一线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当前,广大市民对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环境、城市形象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少短板弱项。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再接再厉、矢志奋斗,让城市更干净、管理更有序、形象更靓丽,为推进“三生融合”、打造“四个在汉中”城市名片、高质量建设“三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晓勇在2019年城市综合创建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这次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同意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舒拓同志宣读了建军书记、红卫市长对做好城市综合创建工作的重要批示,两位领导的批示不仅对2018年城市综合创建工作予以充分肯定,而且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期望,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并认真贯彻落实。会上,永善同志回顾总结了全市2018年创建工作,对今年的综合创建任务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部分县区和部门作了很好的表态发言,讲的都很好,我都赞同,希望下来之后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几点意见:
一、提升站位,切实增强做好城市综合创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近年来,全市上下用行动助推创建,用创建改善城市环境,拿下了一个个响亮的“金字招牌”,有效增强了城市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推动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影响力持续提升。当前,我市正处于加快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的关键时期,必须锲而不舍地抓好城市综合创建,全面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创造更优的发展环境,才能更快地实现跨越发展目标。
(一)要从提高市民幸福指数的高度,深刻认识城市综合创建的重要性。推进城市综合创建,是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持续提升市民幸福指数的有效途径。通过“创卫”,可以进一步改善公共卫生环境,提升公共卫生安全水平,培养市民健康卫生习惯;通过“创森”“创园”,可以不断提高城市的绿化亮化美化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生产生活生态互动并进;通过“创生态市”,可以有效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市民健康指数;通过“创文”,可以不断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引领积极、健康、阳光的社会风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市委、市政府顺应时代要求和群众期盼,立足实际、着眼长远,做出了举全市之力、统筹推进综合创建的战略部署,不只是为了争取这个荣誉,更重要的是通过创建工作,有效解决社会关切的民生问题,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美好,提升城市的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养,为“三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障、强大的精神动力和牢固的道德支撑。
(二)要从提升城市能级和竞争力的角度,深刻认识城市综合创建的必要性。全方位提升城市综合创建水平,是汉中进一步增强城市能级和竞争力,打造区域中心城市的重要途经。做好城市综合创建工作,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提升,在加快推进城市道路交通、水电气讯、仓储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构筑健全完善的城市发展支撑;有利于服务水平的提升,在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生活环境、社会环境、政务环境基础上建立科学高效的城市运营管理;有利于文明程度的提升,在坚持培育广大市民“三生融合”理念,涵养“明礼仪、讲公德、知荣辱、守法纪”文明素质,树立朴素醇厚家风、民风、社风基础上形成具有汉中特质的城市精神内核;有利于城市影响力的提升,在不断深化城乡一体、美丽城市、智慧城市等建设基础上增强城市经济发展带动力、高端要素吸引力、生态环境保障力和城市凝聚力向心力。因此,各级、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牢固树立抓综合创建就是抓发展、抓民生,就是抓城市能级和竞争力的观念,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高的水平推进城市综合创建工作。
(三)要从创建工作指标体系的难度,深刻认识城市综合创建的艰巨性。从评选指标看,综合创建是一个城市综合实力的全面评价。横向来看,不同创建工作的指标评价体系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政治、文化和生态建设、城乡环境和市民素质等各个方面,内容广、标准高,要求严;纵向来看,诸多指标涉及各县区、部门、单位、社区、街道,甚至乡镇、农村,范围大、主体多、任务细。对标综合创建测评体系要求,我市综合创建工作仍有一定的差距和不足。基础设施方面,垃圾中转站、公厕以及广场游园等公共设施有待进一步增加和完善;环境保护方面,污水、废气、废渣、噪音等污染治理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园林绿化方面,缺少综合性大型公园,绿化覆盖率和人均公共绿地率较低,城市绿化品位与档次不高;城市管理方面,工作体制有待完善,城市文明形象还需提升,创建的氛围还不够浓厚等等。创建的要求和现实的差距,决定了我们面临的既是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必须时刻保持对创建工作艰巨性、复杂性的清醒认识,部门联动、合力共建,打赢综合创建这场硬仗。
二、突出重点,全力推动城市综合创建再上新台阶
城市综合创建既有共性内容又有个性要求,既自成体系又相互交叉,甚至互为前置条件。同步创建则事半功倍,割裂实施则事倍功半。因此,必须把综合创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全方位推进。当前,要重点针对影响城市形象的“顽症”,群策群力打好“六个攻坚战”。
(一)打好基础设施建设攻坚战。城市基础设施尤其是旧城区的基础设施相对滞后,是制约城市发展最大的瓶颈,也是综合创建的难点。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五届七次全会要求,抢抓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重大机遇,结合中心城区美丽城市建设三年行动和“五个十大”重点工程,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度。一要加快市政设施建设,加强城市地下廊道、交通道路、街区照明、充电桩、环卫设施等建设,合理规划配套完善社区市场、公共厕所和水、电、气、暖、网等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设施。二要加快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重点抓好天汉楼、大剧院、体育运动公园等项目前期筹备和建设工作;加快东辰外国语学校和北师大汉中学校建设步伐,全力创建10所省、市教育质量提升优质学校,大力发展康体健身、医养结合等产业,创办一批高端医养机构,持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三要加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输变电、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结合棚户区改造,全面推进城镇保障性住房建设。特别是要从细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对照指标要求,做好基础设施建设查漏补缺、改造提升工作,使基础设施得到优先发展、实现率先达标。
(二)打好市容环境治理攻坚战。改善市容市貌是城市创建最基本的要求,也反映在综合创建指标体系的各个方面。一要扎实开展全民整治行动,以爱国卫生运动、精神文明创建等活动为载体,既要巩固面上成果实现全天保洁,又要清死角、扫盲区实现全城保洁,更要健全和落实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实现环境卫生清洁常态化。二要认真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注重建管结合,加大管理力度,充分发挥好住建、城管、卫生、环保等职能部门的作用,加强执纪执法,对违反规定、破坏市容环境的行为进行严肃查处,增强群众维护市容环境卫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要强力推进“两厂”建设,加快中心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强化垃圾处理和污水处理工作的运行监管,持续提升“两厂”运营管理水平,让干净整洁的市容环境成为全体人民的福利和骄傲。
(三)打好交通综合整治攻坚战。交通秩序关系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城市形象。一要依法严管。通过严管、严查、严处,打击“摩的”、“黑出租”等非法营运行为,纠正行人随意横穿马路、跨越隔离栏带等不文明行为,进一步规范机动车、自行车停放秩序,规范行人和行车秩序,在全社会形成自觉维护交通秩序的良好氛围。二要科学治堵。完善城市道路交通体系,增加公共交通供给,方便群众出行。建立城区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促进交通指挥调度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特别是要下决心整治车站、广场周边区域、市区繁华地段、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确保重点部位交通安全、道路畅通。三要建场防乱。根据居民区、商业区人流密集的实际,适当调整相关规划,加大财政扶持力度,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设集中停车场,新建的商业综合体、住宅小区等都要配建停车场,有效解决城区停车难、停车乱的问题。
(四)打好绿色生态屏障建设攻坚战。一要加快绿色工程建设。围绕建设山区绿屏、平川绿网、城市绿景三大生态体系,全面做好森林进城围城建设、村镇绿化美化、绿色通道及生态廊道建设、农田林网建设、森林质量提升等工程。二要筑牢“两山”生态屏障。加快实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抓好秦岭巴山关闭矿区,特别是沿国省干线、高速公路、铁路高铁沿线等植被恢复。加强野生动植物和古树名木保护,切实抓好打击破坏秦岭野生动植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全面推行“山长制”,抓好“绿盾”行动排查问题整改,推进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三要巩固扩大城市公共绿化成果。切实抓好城乡绿化工作,以公园、广场、主干道绿化为重点,进一步扩大绿量,丰富内涵,提高品位,消除绿化“死角”。
(五)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一要加强污染防治。扎实推进沿汉江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重点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保证汉江、嘉陵江出境断面水质持久达标,确保“一江清水送北京、供西安”。坚持“抑尘、减煤、治污、控车、禁燃”多管齐下,推进重点行业除尘工程升级改造、燃煤锅炉拆改、建筑工地和道路扬尘污染防治,加大“黄标车”、老旧车淘汰力度,确保中心城区空气质量达到省考指标。二要加强节能减排。要支持钢铁、水泥、有色金属、电力、化肥等重点行业节能技术改造,大力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继续推进重点行业、重点企业污染治理和提标改造,加快实施村镇污水处理等重点减排项目,努力削减工业、城镇生活、农村农业排污总量,不断改善全市生态环境质量。三要加强生态建设。结合“三生融合”战略部署,优化生产空间布局,推进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服务业等融合发展;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强化城市水系建设,加快城郊景区开发,大力打造生态山水之城;构筑生态安全格局,严格环境保护红线管控,健全生态文明制度机制,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持续提升城市生态宜居水平。
(六)打好精神文明建设攻坚战。一要虚功实做。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的是理想信念,建设的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是文明风尚。要始终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把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一同部署、协同推进,大力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文明创建引领工程,推动文明软实力和经济硬实力同步提升、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推进。特别是要高度重视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方面的工作,把这些工作做得细而又细、实而又实,汇聚起建设“三市”的强大精神力量。二要软功硬做。既要树“红榜”,注重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各级干部、公众人物的表率示范作用,引导和推动全市人民树立文明观念、争当文明公民、展示文明形象,形成正面引导的激励机制和浓厚氛围;又要设“黑榜”,对各种不文明的行为予以曝光和惩处,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行为准则、规章制度。三要慢功长做。文明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抓、抓长期。我们必须树立临战意识,从现在起既要针对重点环节和突出问题集中抓,又要着眼长远锲而不舍、一以贯之地抓,蹄疾步稳、久久为功,让文明成为百姓幸福生活的新常态。
三、狠抓落实,确保城市综合创建顺利推进
城市综合创建涉及方方面面,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创建工作总体要求,上下联动、真抓实干,共同推动创建目标早日实现。
一要夯实责任。全市上下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和“一盘棋”思想,属于单个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工作,要不等、不靠、不推、不让,积极主动地完成。特别是在全市机构改革期间,各部门要讲政治、顾大局,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尽快理顺相关工作关系,统筹做好各项创建工作,保质保量完成各项任务。涉及到多个部门的工作,要主动配合,积极协调,决不允许因为部门利益相互推诿扯皮、敷衍应付,影响创建进度。要把创建工作与干部的考核、奖励、提拔任用紧密结合起来,对创建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对工作不力,说了不办、定了不干的单位和个人,要严肃追究单位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二要真抓实干。各级各部门要立说立行,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每项重点工作、解决好每个具体问题、完成每个节点任务。要把今年的创建任务分解到每个季度、每个阶段,抓细抓实,做到工作有计划安排、有目标要求、有完成时限,确保事事有人管、项项有着落。特别是领导同志,要经常深入街道、小区、城市角落等实地开展调研,全面掌握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市创建办要加强统筹和协调,及时掌握和通报创建工作进展情况,指导创建工作有力有序开展;要严督实查,狠抓工作进度和质量,推动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要强化宣传。建立全媒体参与、全社会推进的大宣传格局,紧紧围绕创建工作为了什么、创建要做些什么、创建会带来什么,开展长时段、全方位、高频度、广覆盖的宣传活动。要大力宣传综合创建工作取得的新进展、新成果,报道创建活动中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对影响创建工作的不良行为进行公开曝光,引导广大群众共建共管城市、共享创建成果,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综合创建的浓厚氛围。
同志们,做好今年城市综合创建工作使命光荣,任务艰巨。大家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扎实工作、努力工作、创新工作,凝心聚力、团结拼搏、克难攻坚,确保圆满完成各项创建任务,为追赶超越、高质量建设“三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