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之美,在于善治;城市之治,在于精细。为营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的城市环境,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近期,市城市管理局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市容环境突出问题,紧盯“头上灯要明、脚下路要平,扫干净、摆整齐”目标,深入开展市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聚焦重点 精准发力提质效
科学制定整治方案,紧紧围绕人行道、市政路灯、园林绿化、市容环卫、城市“天际线”和建筑立面、机动车乱停乱放、流动摊贩、建筑围挡和建筑垃圾8个方面,明确整治标准,细化整治任务,全方位、多维度开展整治行动。截至目前,共巡查市政道路549条、市政路灯21252余盏、路灯变电设施35台,发现路灯故障478处,已全面维修更换;排查安全隐患39处,已全部整治完成;补栽绿植4605株,修剪行道树和球体17728株,绿化覆盖黄土裸露区域63处;出动机扫车(洗扫车)349辆次、洒水车309辆次,实施清扫953车次、洒水2466车次,出动垃圾转运车543辆次,转运1562车次;排查环卫设施安全隐患52处,已全部整治完成;出动城管队员5593人次,整顿占道经营、流动摊贩3822处,劝导整顿乱停乱放机动车539处、共享单车1580处,清理违规广告343处,市容环境面貌持续改善提升。
精雕细琢 示范引领强治理
坚持“样板引领、示范带动、以点带面、全面提升”工作理念,组织市、区两级,多部门联合、全方位发力,继人民路、东大街、中山街、民主街之后,再次选取北大街、将坛西路、西新街为试点,逐步扩大城市精细化管理示范街打造范围,全力打造可视化名片。截至目前,共修补市政道路破损路面38处,修补人行道破损地砖、盲道和无障碍设施81处,拆除破损交通标志牌9面、各类过期交通标牌及违规广告27处、落地广告牌70余处,更换施工围挡130米,新增非机动车停车泊位16处,施划交通标线6268米,拆除示范街人行道阻车隔离桩168处。持续加强示范街市容秩序管理,规范出店、占道经营204余起,查纠机动车违法停车94余起,整治非机动车、共享单车乱停乱放635辆。
问题导向 督导检查见实效
立足工作实际,科学制定中心城区市容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专项督导检查方案,召开督导检查工作动员会,解读督导方案与检查要求。统筹人员力量,抽调业务骨干50余人成立11个督查组,坚持脚步丈量,逐街逐巷开展拉网式排查。严格落实问题发现、交办、整改闭环管理机制,发现一处、交办一处、整改一处,清单式、台账化推进工作落实。截至目前,已排查出各类问题1683个,下发交办单18份,整改工作正加快推进。组织30余人常态化开展环卫保洁质量巡查,共巡查公厕284座、垃圾站点71座、垃圾容器646个、道路647条,发现问题44处,已全部整改完成。
持之以恒 常态长效促提升
牢固树立常态化管理理念,持续强化日常巡查力度,实施不间断地巡回集中整治。突出重点街区、主要道路,集中整治占道经营、摆摊设点、乱堆乱放、乱贴乱画、非机动车乱停乱放等影响市容市貌的问题,切实形成“巡查发现—问题整改—成效巩固”的闭环管理。落实“定人、定岗、定责”机制,对所有已整治到位的路段,明确责任城管中队包片、执法人员包路进行包干管控。采取“步行+车巡”的方式,强化城市管理各类问题的及时发现、快速处置、有效解决,持续巩固整治成果,防止市容违规现象反弹和回潮。定期组织对已整治路段长效管控情况进行“回头看”,凡是长效巩固不理想、有反弹的路段,进行持续整治,确保达到治本效果,全方位提升城市环境和品质。 (市城管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