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妇联围绕中心大局、聚焦群众所需、发挥妇联所能,积极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将组织开展巾帼志愿服务作为加强妇女思想引领的重要抓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必要途径,实践探索了“汉家妹子巾帼红”志愿服务品牌,以“巾帼红”扮靓“志愿美”。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实现“众人拾柴”。按照“立足基层、面向家庭、见诸日常、细致入微、持续发展”的工作原则,积极引领、培育行业女性带头人、先进女性典型牵头成立市巾帼志愿者协会、巾帼家庭教育协会等社会组织,面向妇女儿童和家庭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巾帼志愿服务队伍863支、志愿者19521名。坚持把巾帼志愿服务作为妇联工作社会化、公益服务专业化的有效途径,在扩大队伍数量的同时,对标妇女儿童需求精准分类。目前,全市巾帼志愿者队伍涵盖各行业各领域,服务内容涉及法律援助、医疗服务、家教咨询、文化科普、爱心助困等多种类型,实现“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有效提升服务质效。
二是开展主题活动滋养“百花齐放”。持续深化“跟党奋进新征程、巾帼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组织巾帼志愿者线下深入镇村、车间、田间、家庭开展“汉家妹子大宣讲”活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汉中最美女性故事;线上在市妇联新媒体平台开设“巾帼领读者”栏目,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分享正能量文章,该活动获评2023年“陕西好网民工程品牌”。围绕乡村振兴、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深入实施“巾帼美家行动”,建立“巾帼美家积分超市”,组建“巾帼美家志愿服务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一老一小、环境卫生整治、植绿护绿、垃圾分类等活动。组织巾帼法律志愿者在市妇联新媒体平台开设《微普法》专栏,宣传法律知识、案例解读80余期。
三是选树头雁领飞带动“百雁跟随”。坚持在服务中提升规范水平、在实践中摸索经验做法,让志愿服务品牌化、长效化、可持续。由市县妇联培育、实施的“爱心妈妈关爱留守儿童”“智慧树妈妈学堂”“鹮乡家风大讲堂”等服务项目分别入选陕西省学雷锋志愿服务相关荣誉和陕西省首届巾帼志愿者服务项目大赛奖项。近年来,先后有100余名巾帼志愿者荣获省级、市级志愿服务相关荣誉。在对外开展服务的同时,巾帼志愿者队伍通过常态化开展团建活动来增强组织凝聚力,市巾帼志愿者协会先后组织会员开展“迎新春”巾帼读书会、“天汉巾帼健康行”知识讲座、家风智慧讲堂等系列活动,帮助巾帼志愿者提升自我修养,增强归属感、价值感、荣誉感,从而以更加昂扬的状态投入志愿服务工作。 (市妇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