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医保局聚焦民生需求,聚力文明创建,始终将提升医疗保障群众幸福感作为医保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切实减轻人民群众看病就医负担方面持续用力,精准治理。
一是惠民生暖民心,提供便捷周到的医保便民服务。落实中省“医保服务十六项便民措施”要求,不断优化医保经办流程及服务体验。高质量实施医保服务一网、一窗通办。启用“陕西省医保公共服务网上办事大厅”,实现医疗保险参保登记、核定、缴费“一站式”办理,为群众提供柔性化的暖心服务,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建立镇(街道)、村(社区)基层医保经办服务体系。全市152个镇、25个街道,2187个行政村在全省第二家完成基层医保经办服务网点建设全覆盖,落实镇村兼(专)职医保经办人员2288人,倾力“打通”医保经办“最后一公里”。进一步优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流程,拓展备案渠道,缩短异地就医现金结算经办时限,提升医疗保障服务水平。
二是严高压强监管,守牢人民群众“看病钱”“救命钱”。围绕群众关切、聚焦重点领域重点问题聚合力、出重拳管好用好基金,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减少“跑、冒、滴、漏”。开展了以“安全规范用基金,守好人民‘看病钱’”为主题的医保基金监管集中宣传月活动,并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全市医保基金监管交叉检查。实施基金监管安全规范年和医疗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整治,不断完善“双随机、一公开”、审计监督等医保基金监管体制机制,形成内外联动的综合监管体系,织密打击欺诈骗保“防护网”。
三是兜底线织密网,稳步提升医疗保障待遇水平。发挥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梯次减负功能,对低保对象、特困人员和返贫致贫人口落实参保资助和大病保险倾斜政策,持续做好防止因病返贫致贫监测预警和帮扶,坚决防止出现规模性因病返贫致贫现象发生。持续做好药品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工作,减轻群众就医购药费用负担。截止目前落地执行国采、省采集采药品493个品规,落地集采医用耗材十六大类,平均降幅达50%以上。调整特药支付政策,将特药个人先行支付比例由30%降低至20%。加强动态监测,确保职工医保、城乡居民住院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稳定在80%、70%。 (市医保局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