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卫复审攻坚行动系列二:
2021-09-23 09:33
来源: 汉中市城管办
打印

市容环卫交通工作亮点

安排部署,制定标准。围绕国卫复审任务安排,以市容环境整治提升、整改存在问题为切入点,加强与专班成员单位沟通联系,印发《关于分解落实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任务的通知》《关于迅速开展中心城区“十乱”整治工作的通知》《关于规范中心城区早夜市流动摊贩管理的通知》《关于规范中心城区市政公用区域施工围挡设置审批监管有关标准的通知》《关于中心城区市容管理标准》《关于市中心城区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标准》《关于市中心城区环卫设施设置标准及生活垃圾收运要求的通知》《关于落实中心城区“门前五包”责任制的通知》,为常态化管理提供依据标准。多次召开会议,对专班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先后成立16个督查小组、4个专项工作整治组、1个包抓镇办协调指导组,下沉县区、管委会、镇办、社区(村)开展市容环境督查工作。

积极开展市容环境督查。召开督查工作调度会,查找短板,及时安排督查工作重点。按照“督着干、盯着干、帮着干”的原则,采取“包抓镇办、逐街清查、现场交办、持续跟踪”的方式,进行全面排查整治、日督查截止目前,督查累计交办3115处问题,已整改2947个,正在整改168处,整改率94.6%。

强化公厕、垃圾站点维护管理。不定期对汉台、南郑区公厕、垃圾站点改造提升、日产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对发现的地坑式垃圾站点提升整治、公厕维护管理不到位、垃圾站点收集清运不及时等问题,提出整改要求建议,指导两区加快整改。其中:汉台区公厕142座,已免费开放139座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垃圾收集、压缩站270座其中主城区58座(市环卫处管理压缩站10座,地坑式垃圾收集站17座;街道办管理地坑式垃圾收集站31座),镇办及村社区自行管理、清运的压缩站7座,收集站205座。南郑中心城区7座地坑式垃圾站点已填埋、地面已硬化,购置10个压缩垃圾箱已到位,在8月25前安装整改到位。

公厕升级改造后,更加趋于多功能化转变,尤其是增加了城市休息驿站,使公厕从整体形象、环境面貌上都得到了理念性的提升,逐渐形成具备特色的“环卫文化”,按照“八无八净”管理要求加强保洁维护使市民及外来游客体会更加舒适的入厕体验压缩站收集站升级改造为小型压缩设备,不仅增加了单箱收集量,节约了清运成本,还大大改善了周边环境质量,提升了环卫设施整体形象。

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汉台区施划完成停车泊位5419个,建设收费停车场63处(含智慧化停车场26处)、施划停车泊位1956个,城区各街道办事处已先后在梁州路、张万营八组等区域新建临时停车场17处、施划停车泊位2395个,建设公益性临时停车场27处,施划停车泊位760个,建设自用停车场16处,施划停车泊位308个南郑区中心城区共新增人行道停车泊位1258余个,道路停车位1504个,首批5家机关事业单位节假日期间免费对外开放内部停车场,增加停车泊位105个。利用城区闲置土地设置临时停车场1处,增加停车泊位40个;落实车位租售并举,对空置车位进行了全面摸底,房地产企业共开发地下车位9328个,已售5522个,租赁547个,其余3259个继续对外租售和临时对外停放,多措并举从根本上盘活资源。清理占用停车泊位的“僵尸车”91辆,约谈管理不到位共享单车企业4次,集中整治3次,暂扣违规停放150余辆。

通过加强人行道管理,采取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的措施,以“干净、整洁、有序、安全为标准,促进了道路管养、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的提高,为市民打造了舒适便利的出行环境,市容秩序整洁有序,让市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促进了城市管理长效管理机制建立。

整治拆除施工围挡。指导两区组织相关企业负责人会议,提出整改要求,送达《限期整改通知书》,要求自行拆除;对在限期整改内未整改拆除的,组织进行强制拆除;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跟踪,深入实地进行再次核查。汉台区对压占道路红线的项目陆续拆除中,已彻底拆除到位的6处;已拆除到位,现进入人行道铺设收尾工程的7处;已拆除并按新标准设置通透式围挡,项目处于在建或待建的8处;已整改提升围挡的,现处于项目在建或待建的9处;正在落实整改的7处南郑区已全部拆除到位5处,前期围挡已审批并已整改到位3处,局部拆除并整改或因大基坑暂不具备拆除条件保留围挡并整改到位的15处

主办单位:汉中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地址:汉中市莲湖路市委党校院内

陕公网安备 61070202000360号   

联系电话:0916-2536332

备案号:陕ICP备14003207号-2